马克斯•韦伯: “去魅”

  • 时间:2018-05-10
  • 作者:佚名
  • 热度:10192

1919年,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•韦伯在慕尼黑发表了题为《以学术为业》的讲演,第一次使用了“去魅”(deenchanted)这个词。他当时的原话是:“只要人们想知道,他任何时候都能够知道,从原则上说,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、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,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,而这就意味着为世界去魅。人们不必再像相信这种神秘力量存在的野蛮人一样,为了控制或祈求神灵而求助于魔法。技术和计算在发挥着这样的功效,而这比任何其他事情更明确地意味着理智化。”

 在知识贫乏的古人眼里,客观世界既然象生命那样不停地运动和变化,那么它必定是“活”的。日升月落,春去秋来,在古人眼里都是因为有某些精神体在支配。既然它们是“活”的,那么必然会做善恶判断,行为有目的性。又因为大自然和人类息息相关,于是“天遣”、“神恩”、“报应”之类的观念遍布古代世界。所以说,古人的自然观是“附魅”。

 当时,即使专心研究自然现象的科学家,脑子里也排除不了“魅”。欧洲古代天文学将行星运行轨道确定为正圆,是由于正圆“最能体现神的完美”。托利差利进行大气压实验后,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“自然不喜欢真空”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后,认为这种超距作用之所以存在,是因为“整个自然都是上帝的身体”。早期解剖学家孜孜不倦地研究人体构造,只是因为精妙的人体结构“最能体现造物主的智慧”。凡此种种,不胜枚举。

一个自足自在的精神自由体的成长与成熟,必须经历一个除巫去魅的艰难过程。“巫”和“魅”均与神话和宗教有关,都有与理性精神背道而驰的倾向。但是真正的理性究竟是什么却也不好说,是建立“我的宗教”?是“自我崇拜”?似乎是,也似乎不是。比较能肯定的,只是心理学上“自信”这种健康心理素质的获得——摆脱盲目的自信,庶几更近于“科学精神”。中国人崇巫信魅,溯其源头,应是“巫史文化”,代表者是《周易》。原始巫术结晶为易学,渗透于“仁”学,而以“仁”为核心的儒教几千年来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灵,结果不论何种社会形态下,文化心理的层层积淀均根深蒂固、难以拔除,作为个体,每个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挣扎,其痕迹或显或隐,成果或丰或简,都是一种“去魅”。

 “去魅”也可称“脱魅”。“脱魅”的最终指向,应是日常的生活情感,这种情感既不狂热躁动也不阴冷冰寒,是温静和谐的,不是纯粹逻辑推理,也非盲目迷狂执著,是很实用的人生理性,是很理性的价值观念。去魅是对现代性的一种概括:现代化过程是去神秘化和神圣化的过程.用这个词的逻辑,现在流行的有"去意识形态化"。



博主声明

1、本博客主要为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2、部分文章来自网络,已注明出处,如有侵权请与本人联系。

3、如果文章内容有误,或者您有其他更好的意见、建议请给我留言,我会及时处理!